闲话年俗 | 正月二十四,这些民俗你一定不知道

闲话年俗 | 正月二十四,这些民俗你一定不知道

迎 “姑婆”源自该镇郭氏宗族

后因其他姓氏的参与

演变为整个大麻的乡村事

“姑婆” 是当地人对

“法妙仙母”的称呼

相传她本是蕉岭县人

生于1363年

为郭氏始祖天锡公后裔

七世祖念四公之女

排行第四,人称四妹

关于“法妙仙母”的传说

人们将它代代相传——

在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年百船云集,浩浩荡荡

其中有一条船满载乘客

当航行至大麻榕树码头附近时突然触礁

船漏水涌,众人大惊

有一妇人见状

急急走到岸边榕树下

“姑婆”庙前跪拜求助

不一会水止船浮

众人安然无恙

从此“法妙仙母”名声大振

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四

由小留村郭姓裔孙

组成庞大的百面锣鼓队

高擎几十个郭氏灯笼和各色幡旗

浩浩荡荡前往韩江河畔的法妙仙母宫

恭接姑婆出巡

出巡时“姑婆”牌位安坐轿中

数百人的队伍一路呵护随行

沿途鼓乐齐奏、鞭炮齐鸣

蔚为壮观

迎 “姑婆”队伍到达各接驾点时

众人焚香点烛

虔诚地跪拜

在姑婆牌位前祈祷、许愿

祈求在新的一年里

家人出入平安,万事顺意

祝愿全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迎 “姑婆”是大麻镇人们

祈祷美好生活的重要活动

寄托了人们对于新一年的美好心愿

在这一传统民俗中

我们感受到了文化的缩影

和源远流长的文化记忆

除了迎 “姑婆”活动

正月二十四

在河北省农村、 天津一带

还流传着“打囤”的习俗

打囤

早晨或傍晚

人们用木棍敲打苇席圈成的

盛粮食的容器

象征着粮仓已清整好

预备着粮食源源不断地入囤

打囤的习俗表达了经饥饿煎熬的

农民对吃饱肚子的企盼

以往

天津人大都到粮店买粮

盛粮的容器改为

布口袋或陶瓷盆罐

本无囤可打

但由于居民的组成大部分

来自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的农村

仍长时间保持着打囤的习俗

只是内容有了变化

晚饭后,用白色的粉笔

在院中或街中心的地上

画一个圆圈,比作粮仓

然后把春节期间门窗上悬挂的

“掉钱儿”撕下几个包好

或者包些米、豆等

搁放在所画圆圈的中心

用砖块压好,谓之已打囤

在你的家乡

正月二十四

还有哪些民俗活动呢

留言与曲小文一起 分享吧

编辑/田鑫 校对/关关 审核/枫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相关推荐

成都路易城堡价目表 婚宴价格多少钱一桌
手机怎么投屏到电视机上?超全电视投屏方法教程
2024真正只看芝麻分的贷款:芝麻分>650就有较高通过率